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2021

12/14

10:42

来源:

拉萨市人民政府

【字体:

浏览量:

标签

2021年11月22日在拉萨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相关链接:

20211122日在拉萨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去年以来,西藏发展历史掀开崭新一页。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召开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为我们把舵定向,绘就蓝图;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西藏视察调研,核心重视、领袖关怀,让我们如沐春风,倍感温暖;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庆圆满举办,全市各族儿女意气风发、感恩奋进。我们一定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同心同向、顽强拼搏,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拉萨。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拉萨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伟大而光荣、辉煌而难忘、激昂和振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殊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历届市委、市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上,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根本遵循,以正确处理好“十三对关系”为工作方法,全力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

——五年来,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395.28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678.16亿元,年均增长9%,增速保持全国主要城市前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640元和18268元,今年两项收入均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全区发展火车头和领头羊作用进一步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62.42亿元增加到107.26亿元,年均增长11.4%,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40.35亿元增加到369.35亿元,年均增长9%。五年累计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25亿元。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3.342.853.9科技进步贡献率由42%增长到54.1%高新技术企业增长3.8倍。用电量由21.53亿千瓦时增加到39.91亿千瓦时,增长85%。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更加合理,为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强大动力。

——五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与毗邻城市交通网络全面进入高速时代,“复兴号”联通藏中南城市圈。农村公路通车里程5460公里,较2015年增长17%乡镇行政村通畅率、乡镇客车覆盖率达到100%。贡嘎机场T3航站楼建成投用,109条航线通达国内外62个城市。4G网络覆盖全域,5G网络畅游城区。建成近百公里的绕城环线,城市建成区面积由71平方公里扩大到118平方公里,水电路讯气等基础设施和城乡流通体系全面提升。41个河流治理工程深入实施,完成七县(区)重点农田水利项目建设,改善、新增灌溉面积27.7万亩。千年古城一派万象更新的气象。

——五年来,特色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以文化旅游、净土健康产业为支柱,以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为支撑,以数字经济为支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梁八柱”加速形成、融合发展。A级景区达到29家,推出“拉北旅游环线”精品线路,丰富林卡游、温泉游、极限游、红色游等新体验。累计接待游客930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47亿元,较“十二五”时期翻了一番。大力推进青稞增产、牦牛出栏、藏鸡扩繁、设施农业和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建成7座现代化农牧业产业园,国家级龙头企业达到8家,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达到9个,成功打造高原奶业品牌,肉禽蛋奶和蔬菜自给率逐步提高,“拉萨净土”荣获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着力打造绿色矿山,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天然饮用水等工业产业,水泥产量增长近1倍,天然饮用水产能达到300万吨。规上工业企业由66家增加到91家。打造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全球数字经济大会首次走上高原。顿珠金融城、领峰物流园、冷链物流港等一批引领性、标志性产业集群项目建成投用。

——五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1092344435人实现脱贫,231个贫困村退出,8个县(区)实现脱贫摘帽。易地扶贫搬迁2.89万人,农村危房改造3067户,投入资金96亿元,实施扶贫产业项目485个,建档立卡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982元增加到2020年的13741元,年均增长35.74%,人民生活方式一步跨千年。坚持把每年80%以上的财力用于民生事业,一切工作向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聚焦。坚持就业优先,实施实用技能人员培育工程,累计完成转移就业41.7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累计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4.2万个,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保持在95%以上。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学校130所,增加中小学和学前教育学位3.4个,完成师专整体搬迁、一职迁建,职业教育规模达到1.6万人。健康拉萨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推开,市医院中心院区全面投入试运营,人均预期寿命从68.2岁提高到71.1岁。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每人每年11688元和5060元,建立城镇低收入家庭保障体系,健全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联动机制,设立物价稳定调节专项基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覆盖率均达到100%,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由8万元提高到60万元。幸福的笑容真实地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五年来,改革开放活力持续释放。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和生产力空间布局,全市常住人口达到86.79万人,较2010年增55.14%,跻身全区人口第一大市。推进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盘活闲置低效用地3600余亩,整治复垦农牧区建设用地5102亩。深化政银企合作,设立首贷服务中心,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度显著提高。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设立三级政务服务大厅,调整下放行政事项1140项,取消证明材料126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8%。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兼并重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市属国有企业资产突破1300亿元,较“十二五”末翻了两番。大力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建成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过50万元的村(居)接近一半。深入推进区际互动和开放发展,加强与毗邻地区、援藏省市的交流合作,在区外设立5个产业交流中心。实施中尼友谊工业园项目,拉萨综合保税区运营在即,巩固深化与尼泊尔加德满都市的友城关系,接待其他国家和地区参访团体1241200余人,累计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183.47亿元。

——五年来,生态安全屏障日益坚实。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26个,生态红线面积达到9761平方公里,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69.8%。高标准完成中央和自治区环保督察整改工作。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建成全国首座高原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所有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完成全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调整。主要江河湖泊水质保持良好,空气质量保持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前列。全面消除海拔4300米以下“无树村”和“无树户”。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有条件的村庄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城市新能源公交车达到100%实施“绿色围城”工程,城区绿化率38.8%完成53公里的中心城区水系修复治理,全面推进拉鲁湿地三期保护工程。青山依湿地,绿水绕净城。

——五年来,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发展。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塑形铸魂,深入开展“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和“五有五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完成283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改造,建成各级文化馆(站)75个、博物馆6座,村村建立演出队,农村书屋、寺庙书屋实现全覆盖。完成县级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广播电视“村村通”进一步巩固。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强,推动拉萨古城申遗,新增全国重点和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5,成功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广泛推动全民健身,完善城乡体育设施,打造特色品牌赛事,运动健康理念显著提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挖掘整理并制作大型舞台剧《金城公主》,文化创意类企业超过2000。中华文化符号全面彰显,地区特色文化焕发璀璨生机。

——五年来,社会大局团结和谐全面稳定。坚持对达赖集团斗争方针不动摇,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分裂国家、影响稳定、破坏团结的反动宣传活动、聚集闹事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实施“雪亮工程”,健全完善信息支撑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大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强化“四治”联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治理机制深入实施。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化公园等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深入实施,“四史”和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史教育广泛开展,“五个认同”不断增强,接续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精准开展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各项措施,守住了不发生交叉感染、本地扩散的底线,连续600多天无新增确诊或疑似病例。加强抢险救灾和突发重大公共安全事件预案管理、物资储备,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和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实现重特大安全事故零发生。“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道理深入人心,各族群众“我要稳定”的愿望更加强烈。

五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三更”专题教育和“三新”大学习大讨论,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奋斗姿态,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提交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5件,制定政府规章10件,出台行政规范性文件65件。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75件,政协委员提案587件。廉洁政府建设深入推进,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区市党委有关规定,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专项治理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等问题多发领域,强化审计监督和督查落实。深入落实为基层减负行动,发文、会议数量连续两年下降。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入推进,编制部门权责清单,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26项,政务服务基本实现“三集中、三到位”。坚决不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严守政府债务红线,化解政府隐性债务99.38亿元。2020年,“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5.4%

五年来,北京市、江苏省精准对接拉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加强和改进援藏工作,从人才、资金、项目、科技等方面大力支援拉萨。累计选派869名优秀干部人才进藏工作,安排援藏资金37.8亿元,实施援藏项目476个,重点投向民生领域,持续深化交流交往交融,创新推动教育、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为推动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伟大时代激荡人心,恢宏伟业奋楫笃行,全市人民共同书写了和平解放70年拉萨发展进程中最为辉煌的新篇章,幸福的歌声传遍高原大地每一处角落。成绩得来十分不易,经验收获弥足珍贵。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拉萨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新西藏”的实践真理永世镌刻于心;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笃定心志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工作的每一项指示作为金钥匙、指南针、定盘星,完整理解、长期坚持、全面落实;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心存“国之大者”,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难而怕为,越是艰险越向前,扬长避短、因地制宜,以创造性应对、高标准落实展现新作为;必须把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结合起来,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拼劲,推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过去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归根结底靠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特殊关怀,靠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靠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集中体现,这是我们最大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根本所在。过去五年,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各界人士为拉萨发展付出了辛勤努力,注入了强大动力。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拉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北京市、江苏省援藏干部人才,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拉萨各项事业发展的各族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推动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一些不足和挑战:反分裂斗争进入关键期,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形势复杂严峻,民族宗教工作创造性深化、创新性推进还有差距;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特色优势市场化导向不突出,内生发展动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大,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民生保障还存在很多结构性矛盾;资源要素约束进一步趋紧,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的基础还不牢固;支边强边能力还需巩固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短板突出,等等。需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关键性突破,久久为功加以解决。

二、把握时代发展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拉萨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新时代。拉萨经济社会发展已从空白、落后、追赶进入转型升级、内涵提升、巩固增强的新阶段,已肩负起引领和带动全区协同发展、打造全区核心增长极的新任务,已承载起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拉萨的新使命。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擘画的宏伟蓝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西藏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区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西藏工作的着眼点着力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紧紧抓住“十四五”的时代机遇和“七次会”赋予的特殊政策,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推进各项工作创造性应对和创新性发展,全面提升城市首位度,全力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落实“八大任务”,实现“四个确保”,不断开创拉萨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拉萨。

我们要建设团结稳定示范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坚决打击达赖集团分裂渗透活动。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保障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人民生命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提高藏传佛教中国化水平,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拉萨、法治拉萨,把拉萨打造成民族关系最好、安全感最高的城市之一,让尊崇法律、厉行法治成为普遍遵循。

我们要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围绕“一核一圈两带三区”发展新布局,全力增强拉萨发展能级,推进“两新一重”布局建设,推动“智汇高原”,建设全区科技创新中心、金融中心、加工仓储中心、商贸流通中心,承载更多产业和人口,打造全区一体、高效分工、错位发展的高原特色产业集群。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技术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智慧城市建设。进一步强化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着力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把拉萨建成引领和带动全区协同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优先区。统筹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深化实施“绿色围城”、城市水系改造、拉萨河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推进绿色转型发展,“黑臭污”一个不留,“两高”项目一个不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应用,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市场化交易,建设全区清洁能源消纳基地,大力推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着力打造青藏高原绿色发展新样板。

我们要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坚决克服思想观念的束缚,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要素资源自由流动,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加快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把依靠祖国、辐射全区、面向南亚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政策,高水平打造国际交流合作平台、高标准实施开放合作项目、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全力将拉萨打造成“一带一路”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上的战略枢纽。

我们要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办好就业、教育、体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绿化、亮化、净化、美化改造提升,擦亮城市形象,打造具有国际范、彰显中国风、展现藏域情的幸福家园。

我们要建设支边强边大后方。全方位建设强边大后方,提高战略支撑和保障能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统筹基础资源设施共建共用,全力保障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全力支持国防项目,优化部队后勤社会化保障。助推抵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在拉萨发展“飞地经济”,推动构建“背靠首府、面向南亚”的边境经济发展格局,支持民生事业改善,提升生产生活物资保障供应能力。

三、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拉萨新篇章

今后五年是拉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期,刚刚闭幕的市第十次党代会对我市今后五年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科学擘画了拉萨未来的发展蓝图,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紧扣市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十四五”规划,做好“服务、融入、引领”的文章,全力以赴展现新作为、干出新成效,奋力推动拉萨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5%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98%以上。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持续维护社会团结和谐稳定。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夯实稳定基础,提升治理水平,凝聚团结稳定合力。

巩固安全发展基础。坚持维护稳定第一位的任务,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深刻揭批十四世达赖反动本质,夯实群众基础,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渗透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和宗教极端活动。深化平安拉萨建设,常态化、机制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巩固深化专项斗争成果。织密织牢安全生产防护网,继续保持重特大安全事故零发生。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严肃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把各类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推进基层治理创新,深化平安创建活动。常态化推进“遵行四条标准、争做先进僧尼”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推进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健全应急预案,强化通道管控,备足应急物资,加强场所管理,推进疫苗接种,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及时对外发布权威信息,坚决守住疫情不入藏的底线。

推进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大力实施挖掘考证、整理研究、读本编写、宣传教育“四大工程”,在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推动唐蕃古道、茶马古道文化发掘,加强长庆会盟碑、种痘碑等文物研究和文化普及,深入挖掘传统景区景点民族融合史实,让文物发声、让历史说话。加强“四史”和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史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新旧西藏对比教育、“五观”“两论”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宣传。全面开展村(居)干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两年攻坚行动、青壮年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普及行动,着力培育时代新人。

(二)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建设有为政府打造有效市场,加强和改善制度供给,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改革驱动发展。深化资源要素配置改革。继续推动城市人口扩容,“零门槛”落户全面落地,市域城镇户籍迁徙自由。完善“三孩”生育配套政策,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解决好生育、养育、教育等社会问题。推进土地要素市场配置,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同质同板块业务整合和战略性重组,压缩企业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强化企业负债管控;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规范政府举债融资,保持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精准实施投资补助、担保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更好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

开放推动发展。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全方位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高标准运营拉萨综合保税区,推进中尼友谊工业园项目,研究设立进出口商品免税购物区,提升拉萨枢纽辐射能力和航空口岸功能,加快打造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和贸易促进新平台,提升以尼泊尔为主要合作对象、面向南亚的次区域合作支撑能力。推动建立跨区域产业园区,共建项目孵化、人才培养、市场拓展等服务平台。深化对口援藏工作,健全援受工作机制,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发挥好援藏省市、援藏资源、援藏资金、援藏干部人才的优势,扩大双向交流合作。

创新带动发展。启动建设拉萨科技城。继续实施百家科技企业培育工程,健全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为依托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建立政府和社会多渠道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攻关并推动转化应用,落实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畅通劳动力和人才流动渠道,加大高水平、高技能、高学历人才引进力度,持续壮大技术人才、“拉萨工匠”队伍,到2025年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牧区实用人才达到8万人。

环境促动发展。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投资审批权责“一张清单”、投资数据“一体共享”、审批数据“一网通办”,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实现企业开办1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3个工作日内办结,让企业和群众办事不求人成为政务服务的基本标尺。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广信用承诺制,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推动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大“黑名单”曝光力度。

(三)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产业兴城理念,立足资源和优势,聚焦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目标,加快推动产业产品化、科技化、品牌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构建具有较强产业规模、鲜明市场导向、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让产业成为支撑拉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引擎。大力发展净土健康产业。实施青稞增产专项行动,加大良种选育,提高粮油单产和品质。推进牦牛育肥专项行动,发展壮大以“净土牧场”为载体的规模化育肥基地。加快发展奶牛养殖业,持续推进标准化养殖中心建设,提高奶牛科学饲养水平和质量。2025年实现青稞单产提高50斤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重点农畜产品保障率达到75%以上、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40%以上。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编制实施好文化旅游总体规划。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一批特色鲜明、民俗浓郁的乡村旅游示范村。传承好拉萨这片红色热土的红色基因,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支持文创产品开发,推进文化创意园区集约集聚发展。大力发展“高原体育+旅游”,着力塑造雪山、净土、星空、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等优质文旅符号,打造夜游拉萨、扎叶巴康养小镇、羊八井登山小镇等文化旅游地标,培育雪顿节等节庆活动品牌。加大旅游厕所、指引标识、服务设施建设,完善便携吸氧、高压氧仓等功能保障,打造和推广全域有氧旅游产业。支持特色住宿业发展,提高酒店业管理服务水平和游客接待能力。大力发展绿色工业。实施绿色工业企业培育计划,围绕绿色建材、绿色矿产、饮用水、藏药、饮品、民族手工艺等优势领域,培育一批绿色项目、绿色工厂、绿色矿山、绿色园区和绿色产业链。有序推进太阳能、地热、风力等清洁能源建设,加快新能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拉萨顿珠金融城为依托,打造金融中介和后台服务中心。加快发展工程咨询、商务咨询、法律会计等第三方服务市场。鼓励产学研合作,加强行业技术标准研究与应用,制订相关行业标准,搭建公共数据平台。推动商贸服务、社区服务提档升级。大力发展数字产业。建设拉萨国际通信出入口局并配置相应出入口宽带,打造拉萨大数据中心核心节点,筹建数字产业研究院,建设服务全国、面向南亚的国家大数据基地。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城市安全发展、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环境监测、食品溯源、综治维稳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

(四)培育扩大投资消费。围绕补短板、强弱项、增动力,推动投资增效、消费升级、需求扩容、供给适配,增强发展动力。增加有效投资。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扩大投资建设规模。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加快5G基站向县延伸,优化城区汽车充电桩布局建设。推动重点项目建设,配合推进青藏铁路电气化改造,推动G561拉萨至林周段新改建工程、旁多引水等“十四五”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S5拉萨至泽当快速通道、帕古水库等项目建设。扩大消费需求。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和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布局面向“川藏”“青藏”“新藏”大通道的进出藏物流基地,提质改造国省干线公路,打造物流信息平台,提升本地产业产品对内需市场的适配度。健全城乡流通体系,加快推进农村电商示范项目建设,优化城镇快递网点布局和乡村网点设置,加强邮政与快递、快递与超市的合作,扩大县域消费、农村消费,让工业产品进农村、让农畜产品入市场。创新发展夜间经济、定制消费、电商直播、首店经济、特色小店、品牌连锁便利店等新业态,推进净土健康产品“购在拉萨”,以高质量供给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强化招商引资。完善招商引资产业指导目录,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降低民间投资准入门槛。建立市场准入评估制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支持社会资本平等参与市政等领域工程建设,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领域。高标准做好招商引资包装推介,加大“请进来”“走出去”力度,推进大平台招商、以商招商,实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全程代办、专班服务”。

(五)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解决“二元性”为着力点,以新型城镇化带动乡村振兴一体化,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构建城乡新格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及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帮扶,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强扶贫产业项目和资金资产管理,完善产业项目股权持有和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加强扶贫产品“三品一标”认证,促进扶贫产业稳定发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以县(区)为基本单元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农牧区水电路讯暖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强化城区综合服务能力和乡镇服务农民功能。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普及科学知识,孕育农村社会好风尚,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全面实施、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行动、农村“厕所革命”、极高海拔搬迁工作,深入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和村庄绿化行动,确保“十四五”全市美丽乡村“样板村”达50%以上。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快推进草原确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盘活农牧区财产性资源。探索农牧区家庭分户,构建合理有效生产生活单元。持续提升种植业效益、扩大养殖业规模,促进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以及畜禽蛋奶稳中有升。加快推进雅江高原生物产业园建设,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建立产品追溯体系,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提高食用农产品带证上市率。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做好各领域民生工作。

坚持就业优先。建设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健全农牧民、大学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监测服务引导机制,完善服务设施、规范服务职能,构建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实施实用技能人员培育工程,推行以工代训、企业培训等精准培训模式,建立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机制和工作协调联系机制,支持劳务服务组织发展,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大力推进就业援藏,争取对口援藏单位和企业吸纳更多拉萨籍高校毕业生和农牧民到区外就业,落实和完善创业优惠政策,加强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提升教育质量。落实好15年免费教育,实施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落实“双减”工作,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开展小学延时托管和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深化教育体制和学科改革,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优质多样发展。完善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推动一职、二职专业优化设置,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推动拉萨师专“专升本”。

推进健康拉萨建设。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机构建设,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三医”联动改革,扩大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品种范围,推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深化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千名医护人员医技提升行动计划,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水平。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行动,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广适用高海拔地区医疗保健新设备新技术,推广公共场所和居家供氧。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健全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实施“养老+托幼”双托双护模式,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康养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完善老年人、残疾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编制住房发展规划,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推进老城区困难群众“出棚进楼”,完善分级分类补助标准。加强重要民生物资保供稳价。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建强用好市县融媒体中心,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推进“智慧广电”建设,巩固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成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大剧院驻场演出。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力打造一批文艺精品力作。加大文物保护利用,加强特色文化传承保护,统筹建设文物陈列馆、非遗展示厅、保护传承中心和传习所。推进“书香拉萨”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文体设施“扩面、增量、共享”,实现县(区)体育场全覆盖,乡(镇)多功能运动场和村(居)室外体育场覆盖率分别达到70%50%以上,寺庙全民健身器材全覆盖。

(七)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围绕“双碳”目标,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优化用能结构,实施散煤综合治理,开展农牧区传统能源替代工程,开展餐饮业油烟污染、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综合治理。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建成一体化垃圾分类处理、无害化利用的静脉产业园区。强化土地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推进雨污分流,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和提标改造,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到2025年中心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县城及建制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和乡村“四旁”植树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和提升消除“无树村、无树户”成果,到2025年新增生态造林80万亩以上。设立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储备库,强化重点生态领域地方立法和标准化建设。申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到2025年,实现4个县(区)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标准,80%的县(区)创建为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80%的乡(镇)和村(居)创建为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村(居)。推进节能降耗和循环利用。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完善节能标准体系,率先试点实施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经营开发和生态保护补偿。加大节能低碳产品和技术装备推广力度,构建“智轨+公交+新能源汽车+慢行”的绿色交通网络。完善重点企业能耗、水耗监督管理制度,鼓励和支持企业使用高效节能产品。开展全社会低碳创建活动。

各位代表!

新阶段、新形势、新目标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心系“国之大者”,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依法治市、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坚持政务公开,提高治理能力。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大力纠治“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为担当者担当,让履职者尽责。加强廉洁政府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要继续绷紧政府过紧日子这根弦,严守财经纪律,严控债务风险,兜牢“三保”底线,坚决取消无效或不必要支出、压减非刚性支出,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各位代表!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厚爱转化为强大的政治动力、精神动力、工作动力,把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感恩之情转化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拉萨的生动实践,齐心协力、开拓进取,不断创造拉萨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责任编辑:于波

【我要纠错】【打印本文】【关闭】

感谢您对拉萨市人民政府网的关注,如发现内容有误,请发送邮件至:lssysqgk@163.com

X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