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援藏 / 援藏信息

2024

08/26

10:08

来源:

北京援藏微信公众号

【字体:

浏览量:

标签

“北京力量”助力拉萨医疗跨越发展

相关链接:

九十年代初,北京市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承担起对口支援拉萨市医疗卫生事业的重任。三十年来,特别是2015年中央提出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以来,北京市拉开了医疗人才成规模、成建制组团援藏的序幕。这不仅是医疗资源的输送,更是对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的深情投入,拉萨市医疗卫生事业也由此迎来了跨越式的发展。

医疗卫生设施日新月异

自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北京市对口支援拉萨市以来,北京市政府不断加大医疗卫生援建力度,投入巨额资金用于市(县)医院基础设施的改善。

特别是进入“十二五”以来,北京市在拉萨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了约1.3亿元,实施了6项重大卫生援建项目,有效提升了拉萨市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水平。

进入“十三五”,北京市更是安排了近2亿元资金支持拉萨市医疗卫生发展,特别是在2016年,投入5500万元用于拉萨市人民医院的软硬件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医院的医疗条件和服务能力。

“十四五”期间,北京市继续深化对拉萨市人民医院的援助,重点推进住院部功能提升和改造项目。该项目结合医院未来发展规划,对住院部一期进行了全面的功能提升和改造,包括设备配备、手术室改造及附属工程等,有效提升了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患者创造了更加良好的就医环境。同时,北京市还积极推进住院部二期工程建设,确保医院整体改扩建目标的实现,彻底摆脱过去规划不合理、功能建设不完善的局面。

医疗团队精英荟萃硕果累累

北京市在医疗卫生援藏过程中,始终将医疗团队建设放在首位。自2007年起,北京市就不断派出骨干医生支援拉萨市人民医院及下辖县级医院。北京市更是成批次、成体系地选派医疗骨干,确保援藏工作的持续性和高效性。特别是自2015年8月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政策实施以来,截至2024年8月,北京市属22家医院共派出管理、临床专家10批次171名、190人次支援拉萨市人民医院,在“组团式”援藏专家和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奋斗努力下,医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组团式”医疗援藏工作从单兵作战转向组团作战,从“输血供氧”转向“造血制氧”。拉萨市人民医院于2017年8月在全区7地市率先完成“三甲”创建工作,后续建成五大中心:国家胸痛中心(标准版)、国家综合防治卒中中心、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西藏自治区孕产妇危重症救治中心、新生儿危重症救治中心。并成功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消化内科),拉萨市级临床重点专科8个,这些中心的建立不仅为当地患者提供了更加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还推动了整个西藏地区急诊急救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拉萨市人民医院现拥有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省级助产士规范化培训基地、自治区儿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北京高原适应研究康复中心·拉萨分中心、国家PCCM规范化建设三级医院达标单位等数个医疗教学科研机构。2024年,在拉萨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援藏主任刘揆亮(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的帮助指导下,本院一名医生成功考取了华西医院消化内科的博士研究生,成为拉萨市人民医院培养出的第一名博士研究生。援藏医疗队专家们通过带教、出诊、建章立制等多种形式,不仅提升了受援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还培养了一大批本地医疗骨干,真正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自2017年8月,拉萨市人民医院在北京市医疗援藏队的帮助下成功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结束了西藏地市人民医院没有三甲医院的历史。堆龙德庆区、当雄县、尼木县人民医院也分别在2016、2017、2018年成功创建二级乙等综合医院。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一批批医疗援藏专家不畏艰辛、甘于奉献,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投入到拉萨市医疗卫生事业的管理和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在北京市“组团式”医疗援藏的支持下,拉萨市人民医院及下辖县级医院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些医院的成功创建不仅提升了当地的医疗服务水平,还推动了整个西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质量和医院管理等方面,受援医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拉萨市人民医院在北京市医疗援藏队的帮助下,建立了多个重点学科和特色科室,开展了多项新业务新技术,填补了多项自治区和拉萨市的医疗空白。自2021年以来,北京援藏专家协同本地干部开展自治区首例胎儿胸膜腔穿刺、首次诊断西藏地区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相关间质性肺炎等新技术、新项目102项。

此外,北京市还通过“以院包科”的方式,将北京妇产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积水潭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引入拉萨市人民医院,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这种深度的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拉萨市人民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还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医疗骨干和管理人才。2023年拉萨市人民医院实现可治的大病病种达到220种,年门急诊量达31.85万人次,住院量1.66万余人次,手术量达5890台次,以较强的诊疗能力在全区具有一定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发挥了“大病不出藏”的作用。

援藏精神使命担当接续前行

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共21人,平均年龄41.3岁,其中中共党员14名,预备党员1名,其他党派人士1名,党员占比66%;医学博士11名,硕士8名,博士学位占比52%;正高级职称1名,副高级职称12名。其中2名援藏干部担任院领导,其他援藏干部均任命为科室主任,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一批专业性强、资历丰富、管理精良的医疗援藏团队,确保“组团式”援藏充分发挥“小团队、大作用”。

2024年7月28日正式启程赴高原,2024年8月1日正式开展工作,在上批次援藏队友的优良基础工作上,本批次队员在短时间内迅速适应高原工作生活环境,积极投入临床、管理工作。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工作:

(1)8月1日由来自友谊医院消化科何振医生带领拉萨市人民医院消化内镜团队为一位慢性阑尾炎伴阑尾粪石患者开展全区首例子镜直视下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

(2)8月1日自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外科赵勇医生就为出生仅10天先天小肠闭锁的新生儿患者进行手术,手术历时3小时,患儿术后恢复良好。

(3)8月12日来自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郭丽珠医生带领拉萨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完成医院首例房颤射频消融手术。

(4)8月19日来自北京胸科医院曹小庆医生带领拉萨市人民医院甲乳疝胸外科团队成功实施院内首例单孔胸腔镜下左肺上叶肺癌根治手术,在肺癌微创手术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自8月1日至8月25日,第十批次医疗队共完成手术115台次,其中微创手术58台,日间手术5台,急诊手术24台,三、四级手术79台;多学科会诊发起6次,参与10人次,教学查房107次,疑难病例讨论55次,专项培训16次,义诊1次。

品牌活动创新实践

北京援藏医疗团队在拉萨市人民医院等受援医院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品牌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医疗卫生援藏工作的深入开展。他们聚焦医院创三甲、强三甲目标,强化责任落实和推进机制建设,不断提升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此外,北京市医疗援藏团队还积极开展学术论坛、师徒结对、规培基地建设等人才培养活动,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医疗骨干和管理人才。他们通过教学查房、手术示范等多种形式传授先进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升当地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受援医院医疗技术的提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还为西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十年医疗援藏路,北京市以“北京担当”为引领,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内涵。通过“组团式医疗”援助模式,北京市的医疗专家们齐心协力,共同为拉萨市的医疗卫生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十年砥砺前行,北京市与拉萨市携手并肩,共同探索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医疗援藏之路。在这条道路上,“以院包科”的创新举措得以实施,北京的医疗资源精准对接拉萨市的医疗需求,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收获了满满的成果与宝贵的经验。

三十年风雨同舟,北京市与拉萨市在医疗卫生领域紧密合作,共同谱写了高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篇章。这份跨越千山万水的深厚情谊和“北京贡献”的无私精神,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拉萨市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更为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力量。

三十年硕果累累,在北京市的持续援助下,拉萨市医疗卫生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医疗水平大幅提升,医疗团队也日益壮大。这些喜人的成果,正是对北京市医疗援藏工作成效的最好证明。

展望未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高原上的医疗卫生事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北京市将继续肩负起医疗援藏的历史重任,与拉萨市携手共创高原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让健康的阳光普照雪域高原的每一个角落。

责任编辑:陈灏

【我要纠错】【打印本文】【关闭】

感谢您对拉萨市人民政府网的关注,如发现内容有误,请发送邮件至:lssysqgk@163.com

X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