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3/28
09:49
来源:
拉萨融媒
【字体:大中小】
浏览量:次
图为加曲多杰老人走村串户,将念卸的传唱技巧和文化内涵传授给喜欢传统文化的年轻人。拉萨融媒记者拉姆次仁摄
在堆龙德庆区马镇马村二组,有一位名叫加曲多杰的老人,他今年81岁,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却也见证了西藏民主改革66年来的沧桑巨变。加曲多杰以自己独特的人生轨迹,书写着农奴获得解放后迎来的新生。
初次见到加曲多杰,记者无不为他的硬朗身体所震撼。眼前的加曲多杰腰背挺直,步伐稳健。他的康健模样与人们印象中的垂暮老者大相径庭。在深入交谈后,记者了解到,加曲多杰于1944年出生在堆龙德庆区马镇措麦村的一户“差巴”家庭。“差巴”家庭不仅要承受繁重的劳役,生活物资也极度匮乏,一家人只能在困苦中艰难求生。即便如此,加曲多杰的父亲对念卸(婚礼赞辞)、藏戏、谐钦等民族传统艺术满怀浓厚兴趣。
1959年的西藏民主改革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他们的生活。加曲多杰自幼便对念卸艺术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天赋,在民主改革后的新生活里,加曲多杰自幼便对念卸艺术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天赋,在西藏民主改革后的新生活里,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和自由去学习、钻研念卸。通过不断向父亲请教,他逐渐掌握了念卸的精髓。
作为堆龙德庆区县级念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加曲多杰回忆道:“30岁左右时,父亲开始教我学习念卸。他说这门艺术既能帮助别人又能修炼心境,每晚都辅导我学习。渐渐地,我不仅掌握了这门技艺,还赢得马镇乡亲们的喜爱。以前生活困苦,繁重的劳役让我连学习念卸的时间都没有。西藏民主改革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如今终于有了时间巩固这些传统文化知识。作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我决心将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如今,加曲多杰深感责任重大。他常常走村串户,将念卸的传唱技巧和文化内涵传授给喜欢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在他看来,念卸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西藏人民历史和情感的寄托,是宝贵的文化财富。
加曲多杰的家庭是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传承之家。他的妻子贡觉曲珍虽已84岁高龄,但始终支持着他的传承事业。膝下的5个子女,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下,也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尤其是与他一同生活的大女儿次仁央吉,作为堆龙德庆区县级谐钦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传承和发展谐钦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父女俩常常一起交流各自在非遗传承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相互鼓励、相互支持。
2023年,加曲多杰与次仁央吉凭借在传统艺术领域的深厚造诣和多年来的坚守传承,分别被授予堆龙德庆区第七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马村念卸代表性传承人和堆龙德庆区第七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马村谐钦代表性传承人。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更是对西藏传统文化艺术在新时代传承发展的有力推动,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事业之中。
加曲多杰的故事,是西藏民主改革的一个生动缩影。从曾经的农奴到如今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的人生跨越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他用自己的经历,见证了西藏百万农奴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压迫走向自由,从贫困走向富裕的伟大历史进程。
两代人的坚守:加曲多杰父女的非遗传承路
责任编辑:陈灏
【我要纠错】【打印本文】【关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