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拉萨要闻

2024

12/19

09:42

来源:

拉萨融媒

【字体:

浏览量:

标签

西藏S5线拉萨至泽当快速公路通车试运营

相关链接:


拉萨融媒讯(记者刘梦婕)在拉萨市达孜区德庆镇林拉高速互通枢纽,一条银色“绸带”蜿蜒于群山之间,穿越层峦,跨过沟壑,不仅连接起拉萨、山南两地的经济、交通之路,更打开了沿线乡村群众便捷出行的幸福之门。这条银色“绸带”就是S5线拉萨至泽当快速公路,12月18日,该线路通车试运行。

从达孜区德庆镇林拉高速互通枢纽出发,沿着S5线一路行驶,群山峻岭间,多处高墩特大桥如同巨龙腾飞,跨越峡谷,其壮丽的身姿成为高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拉泽路桥负责人赵继国介绍,高墩特大桥中最大墩高达87.5米,为保证高墩施工的安全性、施工的质量及工期要求,施工单位在高墩施工中采用液压爬模施工技术,该工艺相对于需要频繁吊装模板的传统翻模工艺,具有架体安装完毕后不再依赖吊装设备,可自主爬升作业、节省施工场地、有效减少模板碰撞损伤、拆卸方便、施工更安全等优点。

“为保证预制梁板的施工质量,我们还采用了新型钢梁底座技术,该技术能够提高制梁底座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可以拆除重复利用,提高了台座的使用效率,提高了施工效率和经济性。”赵继国说,“由于高原地区冬季气温较低,如果道路养护工作不到位、不及时,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从而危及结构安全,因此,施工中还采用了移动折叠式保温养生棚技术,配合喷淋、冬季蒸汽养生技术对预制梁进行养生工作。使用该技术在提高梁板施工质量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加快施工进度,节省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周期。”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S5沿线长陡下坡处还设计有应急避险车道。赵继国介绍,S5线部分线路具有坡度长、陡的特点,为保障大、中型载重车行车安全,因此在长陡下坡路段共设计了4处应急避险车道,避免车辆失控而酿成事故。

圭嘎拉隧道项目,是S5线项目全线控制性工程,也是高海拔地区世界第一长的公路隧道。隧道全长12.8千米,平均海拔4300米,其中1号斜井洞口海拔达4500米。中交二公局西藏拉泽隧道项目副经理贾浩浩告诉记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仅要克服高原缺氧、高寒低温等难题,更面临着隧道进口浅埋、富水;出口浅埋、偏压,煤层瓦斯、高极高地应力、突泥涌水等复杂地质条件带来的巨大挑战。

“如果是在平原地区打造一条同等长度的隧道,大概需要四年时间,但是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难度提升了数倍。”贾浩浩说,“为了解决高原缺氧的问题,在施工人员方面我们选拔了一批身体素质过硬、施工经验丰富的队员,同时在工区安装制氧机,隧道洞内外设置移动制氧站,最大程度保障施工人员状况良好。技术方面,为解决隧道掘进距离过长、通风困难、粉尘较大的问题,我们与长安大学合作,采用巷道式通风,引入电动装载机、电动挖掘机、台车等,在实现低碳排放的同时,极大地改善了洞内的通风环境。同时,通过引入一些先进的机械设备,比如湿喷机械手、自行式液压栈桥等,通过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减少工人的作业强度,降低工人的施工作业风险。”

进入隧道,明亮的灯光照射在隧道内壁,不少贴心设计也吸引了记者的注意。隧道内有两处灯光持续变幻,可缓解驾驶人员视觉疲劳;每隔750米设置车行通道,每隔250米设置人行通道,以保证紧急情况发生时,车辆、人群能够得到快速疏散。同时,隧道还设有多处紧急求助电话、消防设施,如果遇到危险,按下紧急求助电话下方的绿色按钮即可进行求助。

记者了解到,S5线利用拉萨至山南古道为走廊,沿多雄朗沟经念喀村、新仓村,设隧道穿越圭嘎拉山,出隧道后沿莫朗沟南行,经加木雄、聂果村,该线的建成,让沿线群众的出行之路更加便捷,也能极大地带动沿线乡村经济发展。赤列巴珠是山南市扎囊县桑耶镇聂果村村民,同时,他也参与了项目的建设。项目顺利通车,赤列巴珠也感到特别高兴。

“我们村比较偏僻,以前去山南、拉萨要先去桑耶镇。现在修建了这条快速公路,我们去哪里都方便多了,村里人都很高兴。”赤列巴珠说。

据了解,S5线拉萨至泽当快速公路是推动西藏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项目全线长47.46公里。设计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公里,路基宽度23.5米,桥梁宽度23.0米,桥梁共12座,含互通式立交桥2座,服务区兼互通1处、枢纽互通式2处。该项目的建成对于推动拉萨—山南一体化发展、构建“五城三小时经济圈”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陈灏

【我要纠错】【打印本文】【关闭】

感谢您对拉萨市人民政府网的关注,如发现内容有误,请发送邮件至:lssysqgk@163.com

X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