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2/31
11:45
来源: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字体:大中小】
浏览量:次
汉族人是有姓氏的,如赵、钱、孙、李,百家姓尽人皆知。汉族人因为自己有姓氏,所以遇见藏族同 志,也要问"你贵姓?"弄得对方很难回答。因为藏族是无姓的,一般四个字做一个名。如:扎西多吉,次仁旺堆,等等。公元前三百六十年(周显王九年)吐蕃的 所谓天座七王的第一们聂赤赞普的后代穆赤赞普、丁赤赞普、索赤赞普、美赤赞普、达赤赞普、塞赤赞普都取母亲名字的一个字作自己名字的一部分。象母亲的名字 叫"朗-穆穆",儿子的名字便叫"穆赤";母亲名叫"索-汤汤",儿子名便叫"索赤";母亲名收"达拉嘎姆",儿子名便称"达赤",如此等等。这说明当时 的吐蕃社会仍留有母系氏族社会的残迹,是没有什么姓氏之分的。
然而,自从有了阶级,人分高低贵贱,有地位的人为使自己的家族世袭相传,便把家族名作为自己的姓,这时倒是有姓氏了。如
昆-贡觉杰布
昆-贡嘎宁布
昆-索朗孜摩
昆-扎巴坚增
又如:娘-敏迪日孜故,他的后代的名字叫娘-觉绕序乌。又如:噶尔-东米赤加,他的一个后代名字叫噶尔-东德玉松。
这种以家庭名为姓的称法,就象汉族中的"陈氏世家"、"李氏世家"一样。
后来,松赞干布的吐蕃王朝建立,分卦有功之臣以领地和卦号,人们便把领地名冠在自己名字的前面,以显示自己的有地位的世家。如"涅-赤桑羊顿;直-司如贡堆;吞弥-桑布扎。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现在,如:
宇妥-去丹贡布
多仁-丹增班觉
多嘎-次仁旺杰
丁钦-次仁旺堆
德格-格桑旺堆
这些都是用自己庄园的名字加上自己原来的名字为名称。因为庄园领地的世袭的,所以他们的子孙也冠上庄园的名字。如:多嘎-次仁旺杰的儿子叫多嘎-扎西贡布。
七世纪以后,佛教在西藏盛行,一切都被染上佛教的色彩,人们的名字也喜欢去请活佛来起。如果是贵族、有地位的人物,更是郑重其事地把小孩子抱到 活佛那里去,活佛给小孩举行简单的取名仪式,主人带来哈达及其它礼物,接着活佛念经,最后对孩子说一些赞颂和吉利的语,然后才取名字。
要是一俱出家当僧人时,不管他年岁有多大,一律要重新经寺院堪布剃度,取个法名,从此俗名便取消了。这些堪布、活佛,用自己的名字的一部分赐给 小僧,如堪布的名字是"江白赤烈",他给小僧起的名字便是"江白多吉"、"江白旺堆"、"江白平措"或是"江白格烈"等等。佛教的盛行影响到人们的名字上 来,许多人的名字都有浓烈的宗教色彩,如:
丹巴--佛教、圣教
达杰--繁荣、发达
江央--妙音
多吉--金刚
格列--善、吉祥
群佩--兴法、兴教
丹增--主宰圣教、掌执佛教的人
拉姆--仙女
卓玛--救度母
一个僧人或活佛,如果上升到上层僧职,他的名字便要加上僧职中封号。例如:堪布-伦珠涛凯。堪布是个僧职,他自己的名字叫"伦珠涛凯"。又例 如:班祥额尔德尼-却吉坚赞,他的名了是"却吉坚赞","班祥额尔德尼"是封号,是公元一七一三年康熙皇帝第一次封给五世班禅罗桑益希的。
活佛的名字前面,一般应加上寺院或家庙的名字,如东嘎寺的活佛洛桑赤烈,全称叫做"东嘎-洛桑赤烈";又如,多吉才仁当了热振寺的活创后,他的 名字便是"热振-多吉才仁"。对于有僧职的人,人们日常简称或尊称时,再不是他的名字,而是寺庙称号了。如:"东嘎活佛"、"热振活佛"等。当然,这里说 的是一般的情况,也有的活佛没有寺庙,只有家庙,那么便用家庙的名字冠有前头;还有的地方或房子出生过有名的活佛,那么,该活佛的"转世"名字前,往往会 冠上相应的地名或房名。
一般平民的名字没有姓,是四个字;绝大部分一个名,如:"多吉次旦"、"索朗旺堆"、"更堆群佩"等,为了称呼方便,人们只用两个字来简称。有 用第一、三个字的,如:"更堆群佩"简称"更群","单增曲扎"的简称"单曲";也有用前两个字或后两个字作简称的,象"多吉次旦",简称"多吉";"索 朗旺堆",简称"旺堆"。用一、三两字或前两字,或后两字作简称的是经常见到的,但没有见用二、四两字作简称的。也有不少人的名字只用两个字,如:"单 增"、"尼玛"、"次仁"、"达娃"等。
平民起名字,都有一定的含义,寄托自己一定的思想感情,堪称丰富多彩。
一种是用自然界的物体做自己的名字的,如:
达娃--月亮
尼玛--太阳
白玛--莲花
梅朵--花
也有用小孩出生的日子做名的,如:
朗嘎--三十日
次松--初三
次捷--初八
次吉--初一
还有用星期为小孩起名的,如:
尼玛--星期日(也作"日"、"太阳"解)
达娃--星期一(也作"月亮"、"月份"解)
米玛--星期二
拉巴--星期三
普布--星期四
巴桑--星期五(也作"金星解")
边巴--星期六
听到这样的名字,不用问便知道此人是星期几生的了。
不少父母在给孩子起的名字中,寄托了自己的感情,如父素嫌养小孩太多,想结束生育,便给小孩起名"仓木决",意思是终止。"穷达"的意思是最小 的,表示再不要小孩。如果父母想生男孩,便给自己的初生女儿起名"布赤",意思是"带男孩","下资要生男孩";或者为了保住所生男孩的性命,故意给他想 女性名字,如"格桑德吉"等。要是父母希望儿子长寿,便给孩子起名"次仁"、"次旦",这我数是前面有孩子夭折的情况。如果父母年岁大了,认为以后不可能 再生小孩,或是这个小孩来之不易,前面死得多,便给儿女起名"拉则"(象仙女一样漂亮),"诺布"(意思是宝贝)、"拉姆"(仙女)。有的父母因为自己生 下来的孩子死得多、活得少,为了使孩子容易成长,故意把自己的小孩名字起得很贱、很随便,如:"其加"(狗屎)、"帕加"(猪屎)、"其朱"(小狗)等。
在牧区和一些偏远的地方,人们文体水平很低,给自己的小孩起名也应随随便便,如:
措姆--大海
玛琼--大块酥油
那日--黑蛋(黑黝黝的)
那森--黑头发
白巴--青蛙
郭日--圆头
嘎嘎--可爱的、心爱的
括低--陶壶
藏族人起名由于有上述原因,所以相仿的名字很多,如"次仁"、"丹巴"、"巴桑"。你在一个单位、一个村子里,可以同时听到二、三、四个相同的名字,甚至十几个相同的名字。为了区别,人们在名字前面加一些说明。
一种是在名字前加大、中、小,如:大巴桑、中巴桑、小平措。
一种是对不同地方来的人,名字前加上地名,如:推穷旺推、亚东旺堆中的"堆穷"和"亚东"都是地名。又如:仁布多吉、堆龙多吉中的"仁布"、"堆龙"都是地名。
一种是用人的生理特征在后面加以区别。如
格桑索却--拐子格桑
扎西巴杂--麻子扎西
丹巴国钦--大头丹巴
多吉辖过--盲人多吉
巴桑甲马--胖子巴桑
旺钦跌布--矮个子旺钦
次丹堆古--驼背次丹
另一种是用职业来区别人名,如:
玛钦次旦--炊事员次旦
谐本齐美--泥水匠齐美
兴索强巴--木匠强巴
安姆吉格桑--医生格桑
还有用性别和老幼来区别的,如同样一个"达娃",男的叫"普达娃",女的便叫"普姆达娃";又如大人和小孩都叫扎西,区别老小可叫"波扎西"(扎西爷爷),"普扎西"(小孩扎西);"莫央金"(央金老太)、"普姆央金"(央金姑娘)。
解放后,随着人们政治生活的变化,在起名字的时候,也有一些新的内容,如:
金珠--解放
达玛--红旗
德吉梅朵--幸福花
也有为了赶时髦,给小孩起名为萨杰(新生),这类名字多数是用汉文的含义来定名的。
在四川、青海、甘南等汉藏杂居地方,以及角放比较昌的昌都地区,因藏汉联姻或受汉族姓名的影响,出现带汉族姓、藏族名的名字,如:张旺堆、李次加、陈贡布、赵仁增。
在青海汉地的藏族地区也在依照汉族立姓的,如他的家族名叫"卓仓",意为"麦家",就用麦字近似的汉字"梅"作姓,起名"梅多吉"、"梅托米"等。
藏族的名字多数是男女共用的,如:达娃、尼玛、巴桑、扎西、格桑等;但也有一部分是严格区分,只用于女性的,如:旺姆、卓玛、卓嘎、央金、桑姆、曲珍、拉珍、拉姆、仓(姆)决等等。
只用于男性的,如:贡布、帕卓、顿珠、多吉、晋美、旺堆、珠杰、罗追、占推,等等。
西藏北部人民中,由于地方性语音的差异,出现本来是四个字的名字,说习惯了,便成了三个字,如:"次仁吉",本来应是"次仁德吉",因为说快 了,把后面的第三音节"德"字省略去。又如:"央扎西",本来是"央金扎西",习惯把第二音节"金"字省去,变成央扎西。但在青海地区的藏族也有起三个字 的名字,如"桑杰加"、"卓玛措"等等。
藏族的名字变化是很多的,这里说的只是一般的情况,特殊的叫法多得很,不能一一列举。
对亲戚的称谓,藏族与汉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汉族对祖父、外祖父、祖母、外祖母的称呼是的严格区分的,但藏族就没有严格区别,祖父、外祖父统称为"波拉";祖母、外祖母统称"莫拉"。
汉族对亲戚的称呼也有严格的区分,比父亲大称"伯伯""伯母",比父亲小称"叔叔"、"婶婶"。藏族就没有那么严格,凡是父亲的的兄弟,都称"阿库";凡是父亲的姐妹,都称"阿妮"。
藏族对你氏系统的称呼,区分不甚严格,显得十分亲热;相反的,对母氏系统的称呼,比较严格。例如,对老丈人称"曲波",对丈母娘称"曲母";对妻子的兄弟称"归不";对妻子的姐妹则称为"归母"。
责任编辑: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我要纠错】【打印本文】【关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赞
收藏